第四十一章 新式武器(下)
第四十一章新式武器下 第二件新式武器就是马钧成功改进的连弩,因为按照吕布的设想,连弩不需要像脚踏弩那样追求射程,保持六十丈到八十丈的有效射程就可以了,这样就可以大大的缩小弩身和重量。 马钧利用自己之前研发过转轮水车的经验,设计了一组巧妙的齿轮加上连杆,使得弩机可以完成击发,然后拉弦,再击发,循环往复。加上使用箭匣供箭,一匣十支箭,从上往下排列,依靠重力,先击发最底下的一支箭,然后依次下落,射击结束,更换箭匣即可。每个弩手最少可以携带五组箭匣,就是五十支箭。 箭头由管老铁根据吕布的草图设计打造,三棱型带血槽,杀伤力惊人,而且吕布还将早期火枪的队列射击方法引用过来,连弩射手们分成三队,一队射击,一队待机,一队更换箭匣,这样保持了输出火力的连续性。 大战在即,马钧还想办法改装现有的硬弩,使其暂时具有连射功能,新式连弩也正在赶制当中,高顺已经安排士兵进行新战术演练了。应该可以列装部队之后,就很快的形成战斗力。 第三样武器,其实不算是新式武器,它们就是吕布的玄铁马槊的简化版,这一批新打造的马槊,使用柘木为杆,槊身采用了根据吕布的建议改良的灌钢法打造,生产效率比百炼钢提高不少,当然质量不可能达到百炼钢效果,可是也比原先的普通的铁制兵器提高不少。 灌钢法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