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力文学 - 综合其他 - 人生流浪在线阅读 - 正文19、鼠战江湖

正文19、鼠战江湖

火食者矣。”先秦时,苏州一带为南蛮,又称荆蛮,南蛮人好战,吴越两国五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有关,至今,在七都的庙港尚有一个名为“吴越战”的古村落。

    吴地民风淳朴,与中原文化紧密相契又自成一家。上古时周部落的领袖周太王有三子,长子泰伯,次子仲雍、幼子季历。季历与儿子姬昌即周文王都很贤明,周太王想立季历为嗣,以便传位於姬昌。泰伯深知父亲心思,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奔到了荆蛮之地,建立了g吴国,并开创了吴文化,被後世称为吴泰伯。在七都的吴漊村北,曾建有古泰伯祠,南北朝宋武帝时,古泰伯祠改建为吴王庙,自此,七都遂有吴漊之名。清宣统年间,七都为吴漊镇,庙港为五都镇。民国後,改为吴漊乡与五都乡,民国三十七年,始现七都乡之名。

    仲雍墓,在如今常熟虞山东麓。仲雍又称虞仲、吴仲,是周太王次子。因太王yu立幼子季历,与兄泰伯同避江南,泰伯成为当地君长。泰伯Si後,由他继位。仲雍Si後葬常熟的乌目山。吴人为纪念虞仲,便把乌目山改称为虞山。其墓依山而造,墓门在北门大街,正面刻“敕建先贤仲雍墓门”,背面刻“清权坊”。坊旁稍後即清权祠。墓前有四块墓碑,为明清时补立,正中一块为明崇祯巡按御史路振飞所立,上刻“商逸民虞仲之墓”。为虞山最早的古蹟之一。

    其实七都之名,由来已久。在吴江的历史上曾设有二十九都,现在的七都镇拥其三,即原庙港镇为五都,原七都镇为六都和七都。宋绍兴年间,设因渎隐读巡检司,管辖五、六、七、八等都。元末军阀割据,吴王张士诚筑湖城,并从湖州大钱口至苏州开凿运粮河,均经过七都。然而,张士诚终究是草莽英雄,最後败於叫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