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聆听浩然教诲
向他当地的领导呼吁一下,对他的业余创作给予支持。我给盐城文化馆的同志写了信,请他们支持这个青年。文化馆的馆长和一个干部去了他家,鼓励他,支持他。他又给我写了信,我又给他寄了两本杂志。正在这个时候,出事儿了,这个村有一个孤老头死了,怀疑是这个小伙子杀死的,把他抓起来了。文化馆的姓陈的同志马上想到我的信还在他手上,赶紧去把信取来了。姓孙的青年承认了是他杀了那老头。我很想去看看,究竟是怎么回事。后来得知,公安局对他作出的结论是谋财害命。像这样的人,怎么能写出好作品呢?怎么能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呢?大丰县还有个业余作者,是教师,业余创作二十多年,没有发表一个字,但平时表现很优秀。我帮助他在《庄稼人》发表了第一篇,才200来字,对他鼓励很大,接下去他发表了一篇又一篇,而且质量上一篇比一篇好。 浩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,接着说:通县有个小青年,关在家里写长篇,他爸爸是我过去的老熟人,想通过我帮帮他。我在写长篇,步行二十里,到了他家里,我一看,不行,劝他到乡下的老家去写。果然,半年以后见了成效,在《北京日报》农村版发了,得了奖。后来,我去济东采访回来,特地去看了他。他有心脏病,书呆子,我们去了,他仍然写个不停,不知道给客人倒水。现在他专门写小,写了一百多篇,质量特别好,我向《北京文学》推荐了一组共14篇,我给每篇写了点评文章。可直到现在,这个编辑不务正业,印什么福尔摩斯去了。那14篇稿子现在还没有发出来。这个作者的字写得好极了,一笔一画,工工整整,美观大方。他是平谷县东皋乡赵家坞村的人。 十二我一直是追着时代的脚步走的 1985年4月2日夜,没有安排采